新闻动态

仪器分类


传院探课|真实视听语言:中国新闻奖得主带你感知真实世界

2023-07-16

“2023年2月27日,《真实视听语言》第一课,欢迎各位的到来。”

        或许是因为30年记者生涯留下的“职业病”,如今的吴钧仍把每堂课都看作一期大型新闻节目。上课铃响起的那一刻,他会迅速展现如出镜记者般的投入。此时,后排的灯光全灭,六七台专业相机分散在教室的各个方位,“小摄影师”们不断按下快门,所有人的目光汇聚于台上的SMG前首席编导。

        在接下来四个多月的课堂上,行业前辈吴钧老师会将30年职业生涯里的所见所想倾囊相授,带领台下的同学们用视听语言感知真实世界。


揭开”真实视听语言“的面纱

        什么是“真实视听语言”?作为新闻学专业大二同学的必修课,这是不少同学在看到课表时会首先提出的困惑。新学期的第一课,吴钧在幻灯片上列出了这样的一串等式:

        真实视听语言=“基本视听语言”+“摄影与摄像”+“影视音乐”+“影视剪辑与特效”+“新闻采访与编辑”+“纪录片编导”+“主持与出镜”+“影视写作”+“电视声画剪辑”+“影视制片”+更多政治经济社会心理历史地理等学科。

(《真实视听语言》第一课课件)

        复杂的等式一时让台下的同学们有些迷糊。“简单而言,本人会在这门课里告诉大家,新闻工作者如何利用视听艺术与真实世界建立媒介联系。”吴钧解释道。

        影像、声音、剪辑,这些都是吴钧眼中视听语言的基本要素。吴钧的30年记者生涯起步于电台的新闻播音主持及广播专题节目,还有20多年电视台的新闻主持、现场出镜、节目编导及大型项目总导演等经验,曾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四次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星光奖)一等奖。他很清楚,想把采访拍摄获得的“内容”编制成“作品”,必须经由视听语言的打磨。

        最初设计课程时,这门课的名称只是“视听语言”。一番考量后,吴钧又加上了“真实”二字——不仅加在课程名称里,也加在每页课件、每份案例材料、每道考题里。上课前一晚的体育赛事声画编辑案例,上课当天早上的央视《朝闻天下》重大新闻节目,历史上同一天发生的相关事件的图文档案,都会成为每堂课的声画序曲,勾连起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真实,是未来新闻工作者要面对的环境,也是新闻人理应具备的思想观念。”吴钧希望,经过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同学们不仅能把握存在于影像中的视听语言,更要在真实的采访拍摄中将视听语言“融会贯通”。

        怎样追求“真实”?吴钧觉得最基本的要求是“不造假、不摆布、不排练”。同学们在拍摄新闻作品时,可能因为错过信息而请采访对象再现场景,吴钧坚决反对这种行为。“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没拍到,是新闻采拍的必然组成部分,记者必须面对,个人无法接受摆拍复演,不管是新闻专题还是纪录片。”他希望同学们避免干预现场的一切,把最真实的内容用视听语言展现给观众。

(课程课件一角)


把”媒体人的百宝箱“搬进课堂

        每堂《真实视听语言》课程总是从“课前播映”环节开始。吴钧会提前30分钟到达教室,在投影屏上播放他精挑细选的影像片段。从《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等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到《这里是上海》、《芝加哥2016申奥片》等中外宣传片,再到《追踪毒鼠强》、《道歉的背后》等令人印象深刻的调查报道,吴钧的影像库如同“百宝箱”,分门别类藏着大量珍贵素材。“盯着这些片子看,同学们对视听语言的敏感度一定会有提高。”

(同学们观看现场采拍案例)

        课程融合了大量影像、案例、照片,也涵盖吴钧自身从业经历的分享。为了最流畅最生动的授课效果,吴钧的每堂课都至少要准备一周。其中,一半时间用来录影视案例、遴选照片、读参考资料,另一半时间则用来思考如何撰写课件。“怎么说一件事?有几种开头法?用历史勾连还是个人体验?先说大背景还是用小细节?”他不断反问自己,把学生当成了昔日的审片领导和电视观众。

        “视听语言课,当然要放电影。”在课程前半学期,吴钧把教学重点放在传统电影里的视听语言上。在选片上,吴钧有多重考量,他避免选择那些讲述风花雪月的电影,也不喜欢脱离内容单纯谈论影片运用的技巧。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分享那些展示中国精神和世界文明的经典之作。新学期的第二课,吴钧为大家播放中国电影《风云儿女》片段,救亡图强的历史原音在教室奏响。透过拙朴简单的黑白影像,同学们开始思考影视作品带来的宣传力。

        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桥段也常被吴钧用来讲解视听语言。他用《波将金号战舰》讲述电影技术的发展史,用《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和同学们聊声画技术,用《海街日记》讲剪辑的连贯性,用《BILLY ELLIOT》讲光与色彩……吴钧是狂热的影视爱好者,他的素材库仿佛无穷无尽,总能找出合适片段来匹配新的教学主题。


(吴钧正在展示收藏的陈慧娴唱片)

        到了课程后半学期,吴钧更多关注视听语言在真实现场的运用。他将从业30年去过的每个现场选编成75条教学短片,带同学们走近视听语言的第一线。从通往敦煌的列车、美国总统科技顾问的乡间办公室再到上海商飞公司的C919制造车间,真实视听语言的课堂仿佛走过大江南北。在数不清的新闻现场,年轻时的吴钧记者会如何运用视听语言?他与他的团队如何在每个“制胜瞬间”做出抉择?谜底都将由如今阅历丰富的吴钧老师揭开。


        吴钧的背包总是被五六台专业相机塞得鼓起,有定焦有变焦,机型多样。他从不吝惜这些贵重的“长枪短炮”,经常将它们分发给台下有兴趣体验拍摄的学生。被“聘为摄影师”的同学们不必拘束在座位上,他们可以在课程中的任何时间点起身,选择自认为合适的机位记录课堂中的精彩瞬间。

        来到华东师大传播学院工作前,还在媒体工作时的吴钧就很就很重视 ‘工作照’。他会为每张工作照标记上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和拍摄者,然后珍藏在自己的文件夹里。这些年来,工作照档案中的广电同事都已成长,吴钧把镜头交给了传播学院的年轻一代,这让小学时代就拥有两台相机的他倍感欣慰。“希望同学们多拍多练,去除对机器的恐惧”,他还会在课后认真翻看同学们拍下的每一张照片,并给出最专业的反馈。

        吴钧还喜欢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一些特别的“小玩意”:复古唱片机、音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黑胶唱片,坂本龙一的《Merry Christmas Mr.Lawrence》碟片、保存着中国女排初次夺冠影像的电影胶片盒、上海电视台新开设深度调查节目《1/7》的应聘编导面试答卷……这些物件满载着岁月的痕迹,算得上吴钧的“私人珍藏”。想到年轻的同学们没有机会触碰这些老物件,吴钧觉得非常遗憾。于是,他将这些珍贵的记忆带进教室,用它们背后的故事串联起了《真实视听语言》的每一课。

(吴钧收藏的电影胶片盒里,保存着中国女排的初次夺冠影像)


把大咖请进来,带同学走出去

        《真实视听语言》的课堂上常有“特别来宾”。他们或是与吴钧共同奋战过的“行业大腕”,或是曾被吴钧指导过的“得意门生”。吴钧邀请这些“大咖”们走进课堂,向同学们分享他们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运用视听语言。

        SMG融媒体中心采访部影像创意主编徐晓是本学期走进课堂的首位嘉宾,他为同学们讲解“新闻短片的创意和实施”。吴钧将徐晓称作“设备怪兽”:右手摄像机、左手三脚架,背上的双肩包里装满大块电池、蓝光磁盘、小蜜蜂收音设备和几个不同配置的镜头,就这样全神贯注地投入各种复杂的拍摄现场。早在8年前,吴钧就期待能邀请他上一堂课,讲一讲他的“拍片秘籍”。

        徐晓用自己的作品《张江下班了》,为同学们讲述一部片子从找到选题、前期踩点、写出脚本、选择器材与机位再到最终剪辑成片的全过程。徐晓希望同学们的作品尽量“贴近老百姓的真实话语”,减少一些“高调”的元素,最后的作品就会打动更多的人。

        在拆解作品时,徐晓同样强调“视听语言”。“任何能用画面说明的东西,不用多余的旁白去解释。”为什么使用前冲镜头?为何保留背景的实况声?错过了一个关键场景怎么办?怎样根据音乐节奏处理剪辑?在徐晓细致的讲解中,同学们越发关注短片里无处不在的视听语言。

        即使在运动的飞机上“肩扛”摄像机,徐晓拍摄的镜头也不会有明显晃动,这是“苦练”多年的成果。他以自身的经历勉励同学们:“任何你们吃过的苦都不会白白浪费,将来一定会有回报的时刻。”

        几周之后,影像导演、制片人张鹏鹏也走进了真实视听语言的课堂。张鹏鹏在国内大型电视媒体工作了15年,在上海电视台的《七分之一》栏目中遇到了后来的师傅吴钧。

        在面试《七分之一》栏目时,张鹏鹏并没有十足的信心,她没有傲人的学历,也没有充足的从业经验。但吴钧并不在乎这些,他看中了张鹏鹏对视听语言的敏锐度,决心将她收进团队。“我并不在乎学历和经验。我只在乎你怎样想这个世界,怎样看这个现实。”

        张鹏鹏分享了令她印象深刻的拍摄经历:她们在武夷山的保护区追踪过野生动物,去过巴金老人去世前住的病房,在陕北的田间听过秦腔,在旷野的麦地里吃过臊子面。在影像工作中她度过了太多意义非凡的瞬间,如今,她很兴奋能走进课堂,把动人的故事讲述给同学们听。吴钧很欣赏张鹏鹏的制片能力,尤其关注她在作品中那些大胆变化的视听语言。“变,是一种本领。我们要在固定的东西上向外变化。”

(张鹏鹏导演(左一)正在回顾自己在《七分之一》的面试经历)

        视听语言,顾名思义,“视”与“听”同等重要。“听觉”大咖沈汉村老师也受邀加入吴钧老师的课堂,分享音响后期制作的奥秘。沈汉村是上海电视台的资深音乐编辑,曾与吴钧合作超过20年。吴钧曾在课堂上播放《七分之一》、《新闻观察》等节目片段,其中的声音都由沈汉村把关。“这是一个和专业高手交流的好机会,看看同学们是否对声音足够敏锐。”从解说的情绪、采访声的控制、气口节奏的把握,声音艺术其实大有学问。通过沈汉村的分享,同学们开始体会到声音如何成就“大片”。

        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沈汉村,也从未停止对作品的反思。在真实视听语言的课堂上,他把曾经的得意之作《1949:接管大上海》当成了“批评对象”,严格地审视着片子里那些处理不当的地方。温故知新,沈汉村还在持续学习与进步。

        老搭档吴钧打趣道,“既然你这么‘不满’,干脆我们重新做一遍吧。”

        “好啊,你出经费就行。”沈汉村的幽默回答引得同学们捧腹大笑。

(吴钧邀请沈汉村老师(右一)走进课堂)

        除了请“大咖”走进课堂,吴钧也带领同学们走出教室,去现场看专业团队如何在真实现场运用视听语言。


        5月中旬,吴钧将真实视听语言的课堂搬到了SMG融媒体中心的街采现场。在古北市民中心里,同学们亲眼观察了摄制组如何架起机器,如何与外国主人公沟通,如何通力合作高效完成摄制工作。

(同学们正在观摩SMG工作人员的现场采拍)

        在观摩结束后,吴钧还带着同学们游览了上海广播博物馆与上海音像资料馆。走在老旧的广播设备与泛黄的相片之间,面对着展示柜里的广播人手稿、剧本,曾从事过广播工作的吴钧感触颇深。他为同学们讲述广播事业如何在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科普不同年代的录音制作设备。

        上海音像资料馆收藏管理了上海广播、电视开办以来留存的100余万盘影像资料,其中也留存着吴钧在此工作时留下的新闻作品。在影像馆的数据库里,同学们得以跨越时空,看一看年轻时的记者吴钧走过的新闻足迹。

(同学们体验电台工作)

        今年4月27日,历经两年升级改造的佘山天文台重新开门迎客。在课程的期中考查里,吴钧出了一道别出心裁的附加题:为上海佘山天文台策划一场星空光影秀。所有作答同学都被吴钧邀请在7月前往佘山天文台进行深度游,顺路旁观有关媒体的宣传片拍摄工作。

        从“请进来”到“走出去”,真实视听语言的课堂从不缺少惊喜。从真实声光画、真实现场再到真实世界,这是行业前辈给未来新闻人们的“言传身教”。


媒体人的传承

        下课后,吴钧常被不愿离开的同学们团团围住。未来的小媒体人们都有着千奇百怪的问题:如何在日落时拍出好镜头?想做一部有关红色历史场馆的宣传片,有哪些要点?怎样理解国际传播视角下的“上海形象”?吴钧喜欢和同学们畅聊的感觉,也从来不让同学们失望。他不仅会根据自己的采编经验知无不言,还会竭尽所能“牵线搭桥”,将自己在记者生涯中结识的专业人士介绍给大家。“你们都是媒体人的未来。对未来,谁能不认真对待?”

        每到学期末,吴钧会发现同学们能自信地拆解影视作品里藏着的视听语言,或是能尝试着把课上所学所思运用在自己的小短片中。他感到很安心,这是媒体人之间的传承,从课堂和屏幕,一路延伸到未来学术和职业生涯。

        吴钧把真实视听语言比作“桥梁”:一头是现场采拍影音、后期声画编辑、宣传推广策划等新闻人的专业能力,另一头则连接新闻行业的职业精神与媒体使命。随着课程圆满画上句号,吴钧期待着同学们都能有所成长。“希望每一位同学走过这座桥,蜕变成关心天下事的新闻人。”

        下课铃响起,一学期的真实视听语言正式落下帷幕。18个教学周,18期别出心裁的“新闻节目”,身为行业前辈的主持人对台下的小观众们说了不少心里话。现在,他该用结束语谢幕了:

        “对你们的期望一以贯之。不知你们将来还会学到什么,会做什么,但希望你们能记住这门课,用声光影像记录真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