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仪器分类


喜讯|华东师范大学在第十三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葫芦岛 (仚仚)杯”中喜获佳绩

2019-10-30

2019年10月25日,第十三届“仚仚”杯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颁奖盛典,在浙江工业大学隆重举行。此次大赛由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委会和浙江工业大学数字媒体系主办,辽宁仚仚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具体实施,并得到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以及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数字影像创意委员会对大赛的支持。

金奖获得者闻镈在颁奖典礼现场

在此次大赛评审专家中,我校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学科带头人刘秀梅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数字艺术设计专家委员会高级专家、中国高校科学与艺术创意联盟常务理事和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评审专家。大赛设有产品设计组、视传设计组、艺术设计组、环艺设计组、视频拍摄组、数字动画组、数媒交互组、数字摄影组、艺术创意组和包装设计组。本届比赛吸引了上千所国内著名的院校(系)、数万名学生前来参赛,数万件作品参赛。其中我校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硕士数字媒体艺术方向的18级研究生闻镈、姚格、郑永方、杨宁同学以《龙的传人》作品荣获本次大赛数字影像组金奖;19级研究生朱晨欣同学以《feel me》作品荣获数字影像组银奖;17级研究生王旻乾同学以《鸟仚鱼跃》作品荣获艺术创意组铜奖;18级研究生董洪哲、白妞同学以《海上丝绸之路—黄道婆》作品荣获二维动画组铜奖;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刘秀梅教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18级研究生镈、姚格、郑永方、杨宁同学获数字影像组金奖

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刘秀梅教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19级研究生朱晨欣同学获数字影像组银奖

17级研究生王旻乾同学获艺术创意组铜奖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作为技术创新领域综合类规模最大、参与最多、影响最广的权威赛事,提高了获奖院校的相关科研成果和教学实践能力。刘秀梅教授作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硕士授予点创始人,从2012年开始培养数字媒体艺术方向人才,迄今为止已有五届毕业生在相关工作领域发挥专业能力,为切实提高数字艺术设计及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水平,推进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金奖作品推介

《龙的传人》作品简介

武术在中华大地上延绵数千年,植根于中华传统的沃土之中。源远流长的中国武术在它的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始终充满着人民的智慧。长期的社会实践,使它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点,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在哈尔滨流行着一种武术的门类——龙行武术,刘立斌就是龙行武术的传承人。本片通过展现龙行武术的精、气、神,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武术门类,弘扬武术精神。

纪录片《龙的传人》海报


纪录片《龙的传人》创作各阶段中主观表达体现

纪录片《龙的传人》讲述的是刘盛荣作为龙行武术的传承人名家,积极的将龙行武术发扬光大,如今接力棒传到了他儿子刘立斌的手上,他针对现在年轻人的特点,积极地将龙行武术进行改良,力求用年轻人易于接受的方法打破传承困境,将其传承下去的故事。《龙的传人》希望用最真实的讲述,让大家对龙行武术真正产生兴趣,让龙行武术能够真正有效的得到传播。

(一) 前期策划

纪录片《龙的传人》的选题以及人物视角是经过多次调研得来的。龙行武术套路虽然在哈尔滨广为流传,但是其影响力却不如其他武术门类。笔者通过书籍、论文、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素材搜集后,发现龙行武术的资料少之又少。如何去呈现选题成了摆在编导面前最艰难的一个挑战。

在如今武术纪录片大量涌现的浪潮中,有许多从中华武术的角度去讲述的一些优秀纪录片,想要再从大的角度自上而下的拍摄似乎没有什么心意。作为创作主体,编导希望从龙行拳的代表性传承人入手去进行阐述,从小人物入手,从一种反向由下至上的角度去进行故事的讲述。这种相对平等的讲述方式更容易抓住受众。

纪录片《龙的传人》在遵循纪录片真实性的同时,也注重故事的梳理。在前期策划时,编导前期采访了刘立斌,从其自幼习武经历再到对龙行武术的理解,系统的分析了影片的重点并根据影片整体脉络,撰写了较为详细的分镜头脚本,刘立斌在片中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精心设计的,为拍摄做了扎实的准备工作。

(二) 拍摄阶段

纪录片最大的特点是真实记录,即“非虚构性",创作的基本手法是纪录源于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景,而不能扮演或情景再现。在纪录片《龙的传人》里,我首先就是一名旁观者,采取客观跟踪纪实手法, 用现在进行时来叙事,秉承着从真实出发,客观记录拍摄者的故事。

1. 多机位拍摄手法的运用

纪录片的拍摄需要服务于整部影片,编导创作时需要敏锐的判断自己的主观表达需要哪些镜头?拍摄时应当灵活变换。例如本片在拍摄刘立斌早上出门练拳时,我们采用的是多机位进行拍摄,因为不能搬演,所以拍摄者必须时刻抓住所能抓住的机会;在出门练拳时,由于武术是一项体力消耗巨大的运动,不可能一个动作重复很多次,所以需要及时把握机位变化。种种类似的情况十分多,这时候细分的分镜头显得至关重要。

2. 同期声的运用

同期声的运用在纪录片中起着增强真实性的效果。在纪录片《龙的传人》中,编导在拍摄阶段保留着环境声,例如练习武术时脚摩擦地的面声音、风声。这种同期声+画面的表现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生活化的元素,拉近了龙行武术与观众的距离。

3. 长镜头的运用

在拍摄纪录片《龙的传人》时,由于编导希望呈现武术套路的完整性,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使武术套路一气呵成,用长镜头可实现一贯到底的效果。环绕式的拍摄,不仅真实的记录下了武术套路,又让观众看到了一场视觉盛宴,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刘立斌在练习武术的长镜头拍摄

(三) 多机位剪辑阶段

纪录片本身就是记录、发现、选择的过程,面对大量拍摄素材,我们该如何布局,用什么开头、怎么结尾,高潮在何处体现,这都是结构的范围。如何把无序的零散素材变成有序的叙事作品,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反复多遍地看素材,思考后期编辑。纪录片必须遵从真实的生活,但是也需要从生活中寻找叙事的冲突和故事性才会像电影一样有发展、高潮、结局。在纪录片创作中,也同样要注意谋篇布局,注意故事化因素的情节细节。在剪辑中,注意运用设置悬念、铺垫人物、细节表现、加快节奏等故事片创作手法,以加强纪录片的故事化。

在纪录片《龙的传人》中,采访的部分采用了多机位剪辑,用以丰富画面,在进行素材筛选时,编导尤为注意主观表达。纪录片在确保真实性的基础之上,需要添加一些叙事线索。编导保留了刘立斌打拳教学、向外孙女介绍龙行拳等客观再现的画面,同时也搬演了刘立斌看书、喝茶等具备生活气息的空镜头,一系列空镜头的介入使纪录片多了一些平稳的节奏,一静一动形成鲜明对比。

采访多机位剪辑示意图

刘立斌拿书中景

抽书特写

书特写

刘立斌表情特写

02作品视频


武术类纪录片主观表达创作规律

武术纪录片是以活动影像为媒介,对武术以及武术文化进行系统完整的“描述或重建”,对非虚构武术内容直接表现,给人以信息交流和审美享受的影视片。作为非虚构的影像,武术纪录片取材于真实的武术生活,并综合运用解说、编辑、音乐等艺术手段,在真实展现武术“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视觉升华,是“武术文化”的良好载体,在遵循纪录片真实性的基础上,编导作为创作主体进行主观表达应具备一些规律。

(一) 真实创作,聚焦人物

如今在进行武术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由于弘扬中华武术文化的纪录片过多,再进行一些宏观的武术套路阐述并无太大意义,而且因为武术套路本身就比较复杂难懂,看多了此类纪录片之后,观众对这类宏大叙事的纪录片心生疲惫。而另辟蹊径的聚焦在1-2个人身上以故事为主线的创作手法不仅可以强有力的的传播中华武术文化,同时也可以由小及大,使大众对武术产生一定的兴趣。

(二) 既要有大场面,又要注重细节

如今,航拍镜头被大量的使用,许许多多的纪录片都扎堆使用航拍。对于武术纪录片来说,由于其气势较为宏大,套路复杂却具有张力,使用航拍镜头能够进一步增强镜头的张力,使人产生心之向往之感。

在纪录片《龙的传人》的最后一个镜头,编导作为创作主体设计了一个镜头拉远的航拍镜头作为影片的结尾。作为结尾,该镜头作为情感的升华,配合着昂扬的音乐以及解说词将情感一下子推到了顶峰。

航拍镜头

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细节的营造,细节往往给人们留下长久的、深刻的印象。而纪录片中对情节的控制和对故事的设计更是把观众带入到现场的关键。所谓讲述故事并非虚构,而是导演的叙事能力。在武术纪录片中,细节最能描述武术的一些细小动作,展现武术的魅力,它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脚步也可以是一个干净的动作,细节的营造充满着魅力。

在纪录片《龙的传人》中,当最后一段解说词配合着音乐出现时,画面呈现的是刘立斌坚毅的目光,这个目光表达的是刘立斌对龙行拳的一种坚守,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坚定的信心,让人为之动容。 

坚毅的目光

脚步特写

(三) 利用配乐,渲染影片情感

配乐在一部纪录片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有的纪录片甚至一贯到底。配乐是渲染情绪的一种极为有效的办法,但切记不能喧宾夺主。编导在主观表达可以让配乐配合着画面起到一种震撼的视听效果。

武术纪录片中的音乐应当配合武术套路以及动作,有节奏的运用,尽量控制配乐的风格偏向于干净、柔美,音量的高低起伏要注意把控, 万不能给人有若有若无之感,也不能干扰观众观看视像的过程,做到简短有力。

纪录片《龙的传人》的片尾选用了纯音乐《Dragonfly Keeper》,这首歌的旋律给人带来希望,配上壮气磅礴的解说词,让人感觉到武术带给中华民族的一种自豪感。


纪录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纪录片在主观表达以及客观再现两种不同的声音下依然在茁壮地成长,然而笔者认为,纪录片的主观表达以及客观再现之间应该是一种共生的关系。编导在遵循纪录片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应该积极地发挥蒙太奇思维,探索更多的主观表达方式。这样,中国的武术纪录片才会有更多元的未来!


转载自公众号“数魅传媒”